花朵财经原创
作者 | 谢达
编辑 | 铎子
(资料图)
2013年,当特斯拉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王传福对股东们说出了一句狂言:“比亚迪可以分分钟造出特斯拉。”
后来马斯克在采访中被问到如何看待比亚迪,他却哈哈大笑回应:“比亚迪不是特斯拉的竞争对手。”
结果现实很打脸。
特斯拉唯一的挑战者
2022年,比亚迪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240.61亿元,同比增长96.2%;归母净利润166.22亿元,同比增长445.86%;各项核心经营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同期,比亚迪全年累计销量186.85万辆,同比增长152.46%。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86.35万辆,同比增长208.64%,超越特斯拉的131万辆。
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比亚迪在国内汽车销量市场份额为7%。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市场份额达到27%,同比增长近10个百分点,位居行业第一。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格局 图源:中汽协
另据CleanTechnica公布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022年比亚迪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18.31%,力压特斯拉的13.02%,成为全球新能源车企“一哥”。
同时远远甩开了老三、老四、老五,上汽通用五菱、大众、宝马仅为4.78%、4.30%、3.69%的市场份额,比亚迪、特斯拉全球双超格局已然形成。
市场份额遥遥领先 图源:网络
在销量领先的同时,比亚迪的毛利率表现也十分突出。2022年,比亚迪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0.39%,对比理想销量毛利率19.41%,蔚来10.44%,小鹏11.50%,以及跨国汽车集团丰田汽车19.82%,比亚迪明显略胜一筹。
比亚迪的毛利率表现,令理想CEO李想也羡慕不已。李想声称,比亚迪第四季度汽车毛利率达22.8%(经销商体系),假设并入经销商体系费用(一般车企会对经销商让利几个点),比亚迪和特斯拉第四季度25.9%的毛利率(直营体系)将不相上下,甚至表现更好。考虑到平均售价更低的因素,比亚迪整车成本管理显著地优于特斯拉。
李想力挺比亚迪 图源:微博
事实上,针对成本的管理,王传福早有布局。除轮胎和玻璃,比亚迪几乎什么都自己生产,几乎具备所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生产能力,垂直整合布局了上中下游全产业链,这让比亚迪在与同行的竞争中颇具成本优势。
不过尽管如此,比亚迪的单车利润(约9000元)仍远低于特斯拉(约10000美元)。另外,比亚迪还有高达104亿元来源于新能源补贴收入,占公司净利润超过60%。
面对这一幕,且购置税减免政策目前已明确到今年年底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王传福不免担忧了起来。
4月1日,在电动汽车百人会上,王传福喊出了考虑到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周期较长,从产品开发涉及到成本管理都需要做较长远的安排,因此建议国家能把购置税减免政策延长到2025年。
单车利润比不过特斯拉,而且王传福开始为后续利润担忧,但比亚迪超越特斯拉的销量,还是让马斯克对比亚迪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开始表达“比亚迪等中国厂商很有竞争力”这样的观点。
特斯拉前董事会成员Steve Westly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声称,特斯拉唯一的挑战者是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
比亚迪的杀手锏
令外界态度突变,死磕研发,通过技术创新让产品持续翻红,是王传福重要的杀手锏。
2021年,当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走进比亚迪总部,问到王传福时间管理时,王传福坦言,他在技术领域的时间占到了大多数,达到了70%,而公司管理时间只有不到30%。
财报显示,2022年比亚迪研发费用达186.54亿元,同比增长133.44%,远超同行竞争者,甚至一度逼近特斯拉的209亿元。
研发费用远超同行 图源:同花顺
比亚迪近7万人的研发团队,更要比其他新能源车企总员工数还要多。比如蔚来汽车总员工数为3万人,理想汽车为2万人,小鹏汽车为1.6万人等。
2022年度业绩大会上,王传福表示,今年还会招聘3万名应届生,其中60%是硕博,700-800名是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比亚迪未来2-3年还是会用人海战术,用大量的研发人员,保持颠覆性迭代的能力。
依托庞大的技术研发团队,目前比亚迪已成为国内唯一掌握电池、电机、电控“三电”技术的汽车企业,同时相继开发出了一系列全球领先的前瞻性技术。
比如在2020年6月,比亚迪发布了双混动平台。其中DM-p主打高性能,DM-i主打经济性,这场超级混动平台的发布,随即打得传统车企手足无措。
要知道,DM-i超级混动亏电油耗低至3.8 L/百公里,比主打低油耗的卡罗拉、日产轩逸接近4.0 L/百公里的油耗还要低,其可油可电综合续驶里程更突破1200公里,百公里加速时间也比同级别燃油车快2-3s。
随着三款基于DM-i平台打造的秦、宋、唐正式发布,其中比亚迪秦PLUS DM-i定价为10.78-14.78万元,比亚迪宋PLUS DM-i定价为15.38-17.58万元,比亚迪唐DM-i定价为19.78-22.48万元。
紧接着到2023年初,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正式上市,最低售价9.98万起,DM-i车型价格首次下探至10万元以内,杀入合资燃油车的价格腹地。
如此低廉的价格,一下子将人们印象中,插电混动车价格很高(20万以上),一般比同级燃油车贵出5万-10万的印象彻底击垮,率先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的平价。
依托这样的优势,以及坚持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两条腿、齐步走,2023年第12周,比亚迪(不含腾势)的累计上险量首次超越南北大众之和,正式登顶中国最畅销的汽车品牌。
具体数据方面,2023年第12周,比亚迪2023年累计销量35.73万辆,超越大众(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的34.39万辆,以及屈居第三的丰田25.66万辆。
上险量超越大众 图源:网络
至此,王传福的脚步仍未停下,因为王传福的梦想不只是做中国汽车市场的“一哥”,他还想做全球汽车市场的“一哥”。
做全球汽车市场的“一哥”
超越丰田是王传福的夙愿,他曾放出豪言:“比亚迪2025年计划销售突破1000万辆,超越丰田成为全球第一”。
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王传福透露出,比亚迪今年销量目标300万辆起步,争取翻倍增长到360万辆。
360万辆是什么概念?
按比亚迪去年187万辆销量计算,相当于再造一个比亚迪。据比亚迪内部人士透露,360万辆目标中280万辆为国内市场,80万辆为海外市场。
为达成目标,目前比亚迪已实施多品牌策略,期望以此覆盖更多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如今比亚迪旗下已拥有汉、唐、宋、秦和元五大家族式产品,逐步形成了以朝代命名的王朝系列和以海洋生物及军舰命名的海洋系列等两大系列产品。
多品牌策略下,比亚迪也不再局限于中低端市场,开始向高端市场发力。
2022年5月,比亚迪正式推出高端品牌腾势,同时发布旗下首款高端豪华MPV——腾势D9,售价33.58万元起。
据腾势汽车战报,今年3月,腾势D9单月销量首次破万,达10398辆,已连续三个月位居“35万以上新能源豪华MPV销量榜”第一。
腾势汽车单月销量破万 图源:比亚迪
王传福表示,腾势年底预计月销量可达2万辆。这将等于理想汽车今年3月的月销量水平,相当于再造一个理想汽车。
除腾势品牌外,2023年1月,比亚迪还发布了产品定价百万元级的品牌 “仰望”。同时透露出,2023年还将推出一个专业个性化全新品牌,定价在35万以上。
不难看出,比亚迪正在全力覆盖高中低端市场,以此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在向全球汽车“一哥”目标挺进中,比亚迪同时还在积极出海。
2021年,比亚迪正式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同年9月,比亚迪汽车泰国有限公司与WHA伟华集团大众有限公司签约,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正式在泰国落地。
资料显示,比亚迪泰国工厂预计在2024年开始运营,年产能约15万辆,生产的汽车将投放到泰国本土市场,同时辐射周边东盟国家及其他地区。
自去年10月在泰国上市后,据泰国AutoLife官网数据显示,BYD ATTO 3今年三月上牌量达2434台,连续第三次斩获泰国纯电动汽车销冠。第一季度,BYD ATTO 3上牌量为5542台,占一季度纯电动车上牌总量的37.5%,持续领跑泰国纯电动乘用车市场。
销量在泰国市场领跑 图源:比亚迪
在出海策略上,王传福指出,只要在中国能打胜仗,去国外价格提升20%也有竞争力,因为国内高度竞争,国外竞争不充分,在中国打仗练就了一身武功,去国外会发现没有对手或者对手很少。比如欧洲和南美的巴西、阿根廷、智利、墨西哥等国家,几乎没有本地品牌,这都是中国车企出海的机会。
数据显示,去年比亚迪累计出口新能源乘用车为5.59万辆。同时,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足迹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去年还有报道称,比亚迪要建立起自己的海运船队,其关联公司将在山东烟台一家船厂订造多达8艘可装载7700辆汽车的滚装船,总造价接近50亿元。而到今年3月,比亚迪累计出口已达38723辆,其中3月海外销量为13312辆。
从全球市场来看,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年增长55%,为1010万辆(Canalys数据)。据彭博社预测,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360万辆,保持30%以上的增幅。
市场研究公司SNE Research调查数据显示,在2023年1-2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中,比亚迪市场份额已从去年末的18.31%上升至23.3%。
参考以上数据,如果彭博社预测的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1360万辆的目标可以实现,比亚迪即便是只维持在现有23.3%的市场份额,2023年的销量也将达到317万辆。有鉴于彭博社预测的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幅,要远低于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同比增幅,317万辆的销量,依然存在低估可能。
同样被低估的,或许还有比亚迪的股价,在经过一轮杀跌后,比亚迪的市盈率已经回落到约43倍,动态市盈率接近历史新低。
动态市盈率接近历史低位 图源:乐咕乐股
此背景下,狂人王传福再造一个比亚迪,难吗?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花朵财经观察出品)